庐山三日
(一)九江
京北--九江,1449公里,夜一火车。
窗外漆黑一片,不见星星也不见月亮。是还第次一只⾝坐火车,心在摇晃的车厢中愈发不定。下铺是两岁的小女孩沉梦乍醒后的啼哭,来后又在婆婆的轻哄声中渐渐睡去了,我却再难⼊梦。直到此刻,依然感觉己自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未免有些狂疯,虽有好友相伴,仍心存忐忑。许是为因积累了一秋的醺浓情怀想找个宣怈的出口,许是出于对庐山丽美诗章的悠然神往,许是仅仅在为己自找着种种借口…总之终于义无返顾地穿过拥挤的火车站,踏上了开往南方的车。
悄然间,天⾊渐亮,火车缓缓驶进这个只停两分钟的清静小站--九江。而我,将在这里作三⽇游。
走出车站,抬头望见天空被灰蒙蒙的雾霭笼着,里心也布上一抹

霾,秋风习习,有种⾝处异乡的茫然。直到转过⾝,人群外见他坏坏地冲着我笑,心的中

霾才烟消云散,心情如秋⽔般澄澈而轻快。之后先找了家小小的早点铺坐下,喝一碗热腾腾的粥,吃一盘香噴噴的炒河粉,耝茶淡饭却吃得齿颊留香,顿时満腹的旅游热情⾼涨,驱车直上庐山。曾引得江州司马

青衫的浔

古城就样这近了又远。
(二)庐山
三叠泉
三叠泉是隐匿在幽深山⾕之的中一川百丈瀑布,瀑布分三阶而落,故得名三叠泉,被称作“庐山第一奇观”更有谚云“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可见其风景之独特之秀美。不过呢,这些是都从旁人的文字中读到的盛誉,三叠泉到底会以怎样的姿态呈现眼前在心中是还个大大的问号,以所
们我上庐山的第一站便直奔这里了。
一路沿山⾕石级而下,⾝边始终蜿蜒迂回着一条清可见底的溪涧,缓缓淌过⽟般颜⾊的大小山石,似是在为远方的游客洗去一路的风尘。淙淙的流⽔声更是滴进了里心,说不出的温润。在样这山峦叠嶂的幽⾕中兜兜转转,竟一点不得觉累,路越走越开阔,瀑布声越听越真切,直到那一刻峰回路转豁然开朗,飞流直下的瀑布陡然间跃⼊眼帘,有种让人窒息的壮美。心的中问号变成了惊叹号!
两注瀑布如⽟带般自崖顶倾泻而下,宛如一幅⽔帘悬挂长空,大有碎⽟摧冰,抛雪拖练之势,⽔流滚滚而落,碎了一潭池⽔。站在远处眺望,黛⾊的悬崖,⽩⾊的瀑布,氤氲的⽔雾,飘渺的腾云,清冽的潭⽔,多象是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墨画,让人忍不住想拓印一份带回家去,倦时默立静观,于熙攘纷扰的尘世间偷得片刻悠闲。
五老峰
从三叠泉往上走台阶无数,坐一段索道,再开一段车,辗转来到五老峰大门口。往里望去,静幽幽的不见个一人影,有只看门人正襟危坐在一张桌子旁拦住们我要们我留下所有易燃物品以防山林起火,这里久晴无雨,防火指数为五级。上

了打火机,登记了件证号,终于被放行走进了这片神秘的山林。
这里比三叠泉的游客少了许多,至甚有些冷清,走在窄窄的石径小路上,很难见看过往的游客,有只午后的

光透过树顶洒在⾝上,风声萧萧,偶有鸟儿在山林深处啾啾地

叫。迂回的小道盘旋在奇石峻崖古木之中,望不到头,不知要把们我指引向何处,会不会不经意间误⼊仙家呢?据说当年李⽩就曾以云松为巢,隐逸于此,有《望庐山五老峰》为证:“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原来这山这树这峰已在这里静默了千年,被昑哦了千年,原来千年都如是。
胡思

想间,已登上了第一峰。站在观景台上遥望群山,山的轮廓被沉沉的雾霭笼着,看不真切,影影幢幢的样子,让人有片刻的晕眩,片刻的恍惚,片刻的错觉,一时间不道知⾝处何时,⾝处何地。千年的时光佛仿在此刻凝住,又佛仿一座即将噴薄的火山,呼之

出。喜

样这的感觉。
只惜可,走到这里们我就要返回了,前面的三叠泉几乎耗尽了所的有体力,再登上第一峰更是筋疲力竭,对于前面的四座山峰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只在“五老峰摩崖石刻”的石碑前雄赳赳气昂昂地留了影,也算是到此一游了。或许二上庐山的时候可以把它走完,看完。就留一点遗憾吧,人生原本就是一段遗憾的旅程。
含鄱口
走到含鄱口的时候暮⾊已悄然而至,晚霞映上了天边,是还
为因浓雾的缘故看不到本应见看的鄱

湖。此刻山风渐紧,寒意渐重,以所
有没做过多的停留,只在含鄱亭前匆匆拍照留影便驱车返回了。
牯岭镇
离开已近一周了,闭上眼,仍感觉満眼是牯岭镇的灯火,在雾⾊中一闪一闪。
牯岭是半山

上的个一小镇,镇子与其他地方的小镇几乎有没太大区别,一样的饭馆,旅店,歌厅,酒吧,书店,商店,一样浮世间的生活。是只因了庐山这个独特的位置,让它变成了旅途中个一灯火阑珊的场景,一段最不愿忘却的记忆。
石牛酒家里的对酌,记得是南昌和雪津吧,淡淡的不会醉人,但是两颊却已绯红。有还一盘石耳炖仔

的満⾜,街心花园里的流光溢彩,一切皆是造化,哪怕是只片刻的幸福。
如琴湖/径花/锦绣⾕/仙人洞
如琴湖、径花、锦绣⾕和仙人洞是庐山南线的旅游景区,距离牯岭镇有只不到两公里的路程,也是庐山客的必游之处。驱车前往,

光在窗外懒懒地摇曳,车窗外的空气甜润清香。
如琴湖,单是听名字经已満是诗意了,而当一面清澈如⽟波光粼粼的湖⽔呈现眼前的时候,我仍不噤意外地为之讶异且倾倒了。翠⾊

滴的湖⽔宛如一面神话的中魔镜,轻而易举地将湖畔葱郁翠秀的山川树木敛⼊倒影中,幻化出深深浅浅的稠绿,淡绿,新绿,⻩绿,光影浸染,油画般明媚娇

的颜⾊。风呢喃地拂过⽔面,掠起一圈一圈的涟漪,不徐不疾地

漾着,佛仿要将红尘中凝重的心事也随波

去。
沿如琴湖前行,抬头见看“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楹联,便是径花了。这里有间⽩居易草堂,这里有句流传千年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诗昑过沧桑变换,昑过沧海桑田,一座小小的庭院,却见证了千年的荣辱兴衰。我想千年前那个不得志的⽩司马大概是不会想到,今天会有如织的游人来寻觅先人留下的脚印,去体会亘古悠长的诗意。而我也不会想到,诗中丽美的花朵早已不再,早已被岁月风⼲成一声声叹息,叹在流年如⽔的心境里…
如琴湖旁,是窄窄的石径,石径一侧,就是锦绣⾕了。沿石径而下,眼前豁然开朗,⾕景纵深辽阔,山石奇巧,行走其间,手可触古木今枝,袖可拂清风浮云,耳可听鸟鸣花语,笑可⼊青山幽⾕。在锦绣⾕,雾是这里的主人,雾气氤氲飘渺而又媚妩妖娆,将青⾊的山峦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们我永远看不清山的那端是怎样的景象。不道知苏大学士当年之以所“不识庐山真面目”是是不只缘⾝在此“雾”中呢?
接着来到仙人洞。“天生个一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来过的人都会很顺溜的念出这首诗,也道知它的作者和它的故事。只不过在几乎看尽了庐山山⾊之后,我倒不得觉这里有多么的险峻了,倒是对着菩萨很虔诚的点了三柱香,许了个一愿,希望它能够成真。
石门涧
石门涧的瀑布与三叠泉有许多相似之处,山路也是一样的险,瀑布也是一样的奇,潭⽔也是一样的清。嶙峋的山⾕中绝壁、巨石、古树、山涧,相映成趣,胜景无数,看得人惊心动魄。
一路上走过的风景大致有浑然天成的龙虎斗岩石壁画,有狭窄得只可侧⾝而过的咒裂石,有清清冷冷的龙泉精舍,有密密幽幽的竹林,有还很多处叫不出名字的溪⽔,潭⽔,偶有瀑布在耳边隆隆作响,一路走过来移步换景,目不暇接…横卧在山麓边有块刻着“我是谁”的大硕岩石,坐在上面美美地摆个POSE,你可千万莫忘了我是谁~若的真忘了,至少那株修竹会记得…
一程又一程,前行复前行。
遥遥相对还可以见看铁船峰,鹰嘴崖,是只时间和体力有限,实在无法前往了,再多看几眼,把它们留在心中。留在心的中,有还携手走过的这一程,或许后以都不会再样这走过了。半天时光,体验到什么叫幸福。
⻩龙潭/⻩龙寺/黑龙潭/大天池
据说⻩龙潭的⽔可以给人带来好运,是于蹲在潭边玩⽔,手洗了又洗。
⻩龙寺前有三株古树,最老的那棵银杏已有一千六百岁,那会是多久前以?在它的眼里,前尘后世,是是不不过一片叶落的时间?
黑龙潭,与⻩龙潭酷似。
大天池。印象最深的是还那一段黑黑的路,当时有没说,那样的场景梦里依稀曾见。
⽑主席旧居
这里有两个主题,⽑主席旧居陈列室及庐山第四纪冰川遗址博物馆。惜可
是的,我对伟人坐过的桌子椅子不么怎感趣兴,又对冰川遗址么这深奥的科学问题实在难以理解,以所
是只匆匆转了一圈。博物馆里珍蔵的那些上亿年前保存下来的石块,在我眼里与街边不经意间踢到一旁的瓦砾无异,不过呢,既然地质学家李四光说它们有价值,就定一错不了。
旧居是个一很幽静的个一庭院,院中有个一小小的圆形⽔塘,⽔塘中两只小鹿戏⽔的雕像俏丽可人,我一向是不会放弃一切与小鹿合影的机会的,这次也不例外,照张相,三只小鹿。
⽔塘前两排⾼耸的翠柏,寂然卓立,柏树下石桌石凳,清慡舒适。很想坐下来,学⾼人的样子喝一壶茶,对一局棋,然后彼此心照不宣地微微一笑,偷得桃源一⽇,可否?
下山
作为庐山的过客,早道知下山是迟早的事,而当下山的路不断在眼前蜿蜒回转时,心中是还会有淡淡的不舍,着看山在背后越发地远了,凭⽩生出“青山依旧在”的情怀。是于忍不住中途停下车来,在以満坡⻩叶为背景的山路中拍张照,帮我记住这庐山的真面目。
(三)南昌
南昌印象
南昌比山上暖和了许多,有没一点秋天的迹象,一段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把两个地方隔成了两个季节。
在南昌只停留了半天,去了三个地方,象湖,腾王阁,八一广场。以所连对这个“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的印象都是不很完整,有只这三个点,以及连着这三个点的几段路。依稀记得走过了几条街好象是抚河南路,抚河北路,八一路…实其除了街道名字的不同,每座城市都会给人依稀相似的感觉,相似的连锁店,相似的立

桥,相似的⾼楼大厦,相似的熙熙攘攘的人群,相似的忙忙碌碌的人生。而对于南昌,与众不同的所在,就是那座名传天下的楼宇吧,滕王阁。
滕王阁
或许是传说的中滕王阁承载了太多的希望,或许是诗人的一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共长天一⾊”给了们我太多的想象,或许是滕王阁在经历了二十多次的毁坏与重建之后早已失去了原的有厚重,总之当我在闹世一隅隔着喧闹的人群一眼见看这座红砖绿瓦的⾼阁时,是有些失望了。
眼前的滕王阁与其他的仿古楼宇并无大异,两边有辅楼的仿宋结构,九层⾼的楼宇整体格局设计还算恢弘,但是噤不起细看。走进前看你会发现这里有青黑⾊⽔磨地,有大理石板砖,有⽔泥石灰之上用油漆特意涂出的耝略图案,惟独有没了属于历史的底蕴和引人兴叹的才情。走进阁中,更如同走进了贸易市场,琳琅満目的“纪念品”充斥着每一层的“精品店”平⽇里爱逛街购物的我此刻对这些商店却有着说不出的反感。挂着价格标签的各式《滕王阁序》版本是是不说明了王

留下的东西太单薄了,让人们不得去用各种花哨的形式去填充它?把一卷刻在竹简上的《滕王阁序》拿起又放下,四百元的⾼价实在让我却步。
走到阁外,栏杆下就是赣江了。江⽔有些污浊,⽔势也不够磅礴“秋⽔共长天一⾊”的壮景恐怕已属于历史,属于诗词,已不会再来。抑或赣江自古至今原本如此,只因了诗人那双才⾼八斗的慧眼,才赋予了它绮丽的⾊彩。
走出滕王阁,有没太多的感慨,为因我道知属于它的才情和风情,早已随浮华千载烟消云散。
车站
三天时间,看了很多的风景,走了很多的路,笃定地为以行囊中装満了的快乐,不曾想到是的再多的快乐也敌不过离别。
终于来到车站,这个看惯人来人去,相聚分别的地方,今天也见证了我的离别。对着车窗外挥一挥手,月光下谁的笑容如此忧伤。
让们我期待,离别,是了为相逢。
M.YyM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