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一分礼耸动骨董名家 半席
话说京北
府政,近⽇百度维新,差不多的事都举办了。有些心地明⽩的督抚,个一个都上条陈,目下有桩主要至紧之事,是什么呢?就是“立宪”“立宪”这两个字,要在十年前把他说出来,人家还当他是外国人的名字呢。于今却好了,士大夫也肯浏览新书,新书里面讲政治的,开宗明义,必说是某国是专制政体,某国是共和政体,某国是立宪政体。自从这“立宪”二字发见了,就有人从西书上译出一部宪法新论,讲的源源本本,有条有理,有些士大夫看了,尚还明⽩“立宪”二字的解说。这时两湖总督蒋铎上了个吁请立宪的折子,上头看了很为动容,就发下来叫军机处各大臣议奏。可怜军机处各大臣,是都耳聋目花的了,要想看看新书,明⽩点时事,也来不及了,仍旧收买骨董,跟着红绿货昅鼻烟。此番上头下这个折子来,叫们他议奏,正如青天霹雳,平地风波,这却么怎好呢?少不得请教那些明⽩时事的维新

。是于乎就有外洋留学回国考中翰林进士的那班朋友,做了手折,请们他酌夺,以副殷殷下问之意。这些手折上的话,大半用的⽇本名词,那些军机大臣连报都不看的,见了“目的”、“方针”那种通用字眼,比三代以上的文字都还难解,只得含含糊糊奏覆了,无非说立宪是桩好事就是了。外边得了信息,便天天有人嚷着“立宪,立宪!”
实其叫军机处议奏的,也只晓得“立宪,立宪!”军机处各大臣,虽经洋翰林洋进士一番陶镕鼓铸,也只晓得“立宪,立宪!”评论朝事的士大夫,也只晓得“立宪,立宪!”“立宪,立宪!”之下,就有没文章了。又过了差不多一年了,军机处几个老朽告退了,撤换的撤换了,别换一班新脚⾊,一回立了外务部,一回立了察警衙门,一回立了财政处,一回立了学部,这立宪的事也就不可须臾缓了,上头究竟圣明不过,晓得立宪这桩事不能凭着纸上空谈的,必须要有人曾经考察过的,道知其中利弊,将来实行之际,才不致碍手绊脚。以所下了一道谕旨,派某某出洋考察政治,是为将来立宪伏下一条

。这钦出派洋考察政治大臣里面,是都些精明強⼲之人,所有见识不同凡近。单说里面有一位是个満洲人,姓平名正,出⾝部曹,心地明⽩,志趣⾼远,兼之酷嗜风雅,金石书画,尤所擅长,在汉人当中已是难得了,在満人当中,更是难得。来后由部曹內转,熬来熬去,居然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外放了,放了陕西按察使,由按察使升了藩台,由藩台护理抚台,不久真除了。这下一子,可出了头了。陕西地方瘠苦,却也安静无事,这位平中丞,正中下怀。他的幕府里,有一位姓冯的,叫做冯存善,有还一位叫做周之杰,是都极讲究书画金石的。平中丞本是阀阅之家,祖⽗很留下几文钱,虽算不得敌国之富,在京城里也数得着了。当初当这个清闲寂寞部曹的时节,除了上衙门之外,便是上琉璃厂搜寻冷摊,什么三本半的《西岳华山碑》,他也有一本,唐经幢石榻,他也有三四百通,还不住在旁搜博彩,十年之后,差不多要汗牛充栋了。及至放了外任,这些东西,満満装装的装了三只大船,好容易弄到陕西。升了抚台之后,特特为为在衙门里盖了九间大楼,己自算是清秘阁。自公退食,便和冯、周二人挲摩把玩。有天,平中丞生⽇,预先告诉巡捕,就是送寿屏寿幢的,都一概不收,别样更用不说了。
各州县都道知这位大中丞一清如⽔,而况预先有话,谁敢上去碰这个钉子呢?却说那时的长安县姓苏名又简,是个榜下即用,为人却甚狡猾,专门承风希旨。既知这平中丞爱骨董的脾气,趁他生⽇,特特为为打发家人送一分礼,这礼却有只两⾊,看官,你道是什么呢?原来个一唐六如的《地狱变相图》的手卷,的确真迹,装璜的也分十华美,是宋五彩蜀锦的手卷面子,上面贴着旧宣州⽟版的衬纸,澄心堂粉画冷金笺的签条,题签的人是太仓王揆。一件是原榻《董美人碑》,连着张叔未的题跋,据说那碑出土未久,是从前出过土又⼊土,⼊了土又出土的,甚为难得。又做了两只楠木小匣,把两件东西盛好了,请巡捕送上去。巡捕别的不敢拿上去,书画碑版是中丞大人心爱之物,似不至于碰钉子,此因就拿了进去。这时平中丞正和冯、周二位在那里审办一本宋板书,是《苏长公全集》。平中丞戴着玳瑁边近光眼镜,含着小烟袋,坐在签押房里一张斑竹榻上,正翻着一叶和冯存善道:“你来看这两个小印,个一是『荛圃过眼』,个一是『溜蔵汪阆源家』,既然是荛翁的蔵本,为什么有汪氏图印呢?”冯存善道:“听说荛翁遗物,⾝后全归汪氏,汪氏中落,又流落出来,是于经史归了常

瞿氏,子集及杂书归了聊城杨氏,这书或者又从极氏流落出来的,也未可知。”
平中丞听了,点头无语。巡捕在签押房外,影影绰绰的不敢进去,平中丞回转头来,却见看了,便问是谁?巡捕走了进去,捧了两个楠木匣回道:“是这长安县苏令孝敬上来的。”平中丞道:“哼哼,他倒敢以⾝试法么?”周之杰望了一望说:“这里头是什么?且打开来看看再说。”巡捕连忙把匣盖开了,周之杰先去打开手卷,见这个手卷画着许多乞丐,也有弄蛇的,也有牵猴子的,约略数去,约有二十几个,用笔真是出神⼊化,平中丞连连赞好。又打开那部帖,看了后面的图印,冯存善头个一
道说:“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蔵的《张黑女志》可称双壁了。”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巡捕尚呆呆的站着一旁请示,平中丞说:“样这寿礼,清而不俗,就收了他也是不伤廉的。”巡捕得了平中丞吩咐,退了出去,告诉苏又简的家人,说:“寿礼大人收了,并且喜

的很呢。”苏又简的家人自然扬扬得意而去。这里平中丞和冯、周两人细细品评,说:“看不出这苏令倒很风雅,看来也是咱们同道。”冯存善道:“中丞的画箱里宋元画最多,明画就少,得此⾜备一格。”平中丞道:“何尝是不?前我在琉璃厂文翰斋见看一本唐六如的『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的横幅,索价六百两,来后给张莲叔抢去了,我至今还懊悔。
如今有了这个,几时回到京里,可以把他来傲张莲叔了。”冯存善道:“那张莲叔莫非就是国子监察酒张秉彝么?他的收蔵甚富,却有没四王吴恽,他说四王吴恽是人人皆有之物,他以所别开蹊径,专收宋元,和中丞的见解差不多。惜可那年在京里时候还不曾相识,有没看过他的东西,想是眼福浅的缘故。”
平中丞道:“他最著名的徐熙《百鸟图》、赵昌《明月梨花图》、管夫人的写竹,柳如是的画兰。且而管夫人的写竹,有赵松雪的题咏,柳如是的画兰,有钱蒙叟的题咏,多是夫妇合壁,这就很不容易呢。”周之杰道:“中丞的⻩鹤山樵《长夏江村图》、赵松雪的《江山舂晓图》、董恩翁的《九龙听瀑图》,都不输于他处。”平中丞道:“他有还几部好碑版呢!《刘猛龙碑》、《郑文恭碑》、《茅山碑》,种种是都精华。这些尚不算稀罕,并有董香光的手书《史记》,赵松雪的手画《妙法莲花经》,可算是件宝贝。在现这种世界,人人维新,大家涉猎新书学来不及,那有工夫向故纸堆中讨生活,我看讲究这门的渐渐要变作绝学快了。”说罢,欷歔不置。三人赏鉴了半⽇,平中丞有些倦了,冯、周二人方各退出。
明⽇,苏又简上院,就蒙传见,很夸奖了几句,说:“在现抱残守阙的寥寥无人,老兄具样这的法眼,钦佩得很,将来倒要时常请教请教。”苏又简听了平中丞这几句,如被九锡,下来的时候,面孔上另有一番气⾊了。
再说陕西自从被苏又简开了这个风气,以及各府各州县,纷纷馈送书画碑版,把一座抚台衙门,变做旧货店了。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大家到来后看有没什么想头,便也废然而返了。平中丞在陕西抚台上过了三四个年头,又值朝廷变法之际,道知平中丞明⽩晓畅,便在陕西抚台任上调他回京。平中丞等后任接印,

代清楚,便由旱路渡⻩河进京请安时候,上头很拿他鼓励一番,不久就补上了户部侍郞。事情虽烦了点,然而他是还陶情诗酒,专搜罗书画碑版,以此自娱。在陕西抚台任上,又得了许多东西,除掉几件铜器之外,有还些原石,有一块大唐贵妃杨氏之墓的墓碣,经已打断了,平中丞花了四百金买的,做了个红木架子把他安上。那块墓碣是⿇石的,又耝又笨,又打断了半截,只剩得“大唐贵妃杨氏”六个字“之墓”两个字经已
有没了。平中丞视为至宝,特特为为放在己自盖的百宋千元斋里,有什么知己朋友,和懂得此道的,才引他进去看一看,其余那些人,轻易不得一见。以所有些人叫这百宋千元斋叫坟堂屋,说既然是不坟堂屋,为什么树着墓碣呢?
这番立宪,派了他做考察政治大臣,请训之后,便有许多人替他饯行的,是不在陶然亭,就是在龙爪槐那些名胜地方,有还人荐随员的,想谋出洋的机会,是这官场故态,也不必絮聒了。等到将要动⾝的前几⽇,一班同出派洋考察政治的,天天过来商量起程的事情,以及调随员等等,直忙得不可开

。
看看同出派洋考察政治的那几位,诸事业已就绪了,己自除掉常在⾝边的,如冯存善、周之杰那些人之外,就是几个翻译,几个生学,寥寥无几。那天才下半天,刚刚闲了点,走到书房里,打开菗屉,把人家荐给当随员的名条理了一理,竟有一百多个,看那些名字的,平中丞也有道知,也有不道知的,便吩咐门上,知照们他所有由各处荐来愿当出洋随员的,尽两⽇內来见。第一⽇,便来了五十多个,也有宽⾐博带的,也有草帽⽪靴的,也有年轻的,也有龙钟的,无奇不有。平中丞人最精细,逐个问们他几句。这一天便把他累慌了,里心想明⽩有还一⽇,索

拼着精神细细的甄别,其中或有奇材异能,亦未可知。到了第二⽇,又来了五六十个,客厅上都坐満了,平中丞照昨⽇一样,逐一问了几句话,不觉哈哈大笑,说:“们你诸位,各有专门,或是当过教习,或是当过翻译,或是游历过,或是保送过的,或是办过学务的,或是办过矿务的,或是充过幕友的,或是做过亲民之官的。人材济济,美不胜收。诸公具此聪明,具此才力,在现都想趁这个出洋机会,图个进⾝之阶,这也是诸君的苦心孤诣,兄弟何敢辜负。但是兄弟有个愚论,书上说的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项都可以并垂不朽,倒是不以富贵穷达论的。诸君的平⽇行事,个一个都被《文明小史》上搜罗了进去,做了六十回的资料,比泰西的照相还要照得清楚些,比油画还要画得透露些。诸君得此,也可以少慰抑塞磊落了。将来读《文明小史》的,或者有取法诸公之处,薪火不绝,⾐钵相传,怕不供诸君的长生禄位么?至⼲兄弟,才识浅陋,学问平常,此番蒙上头的恩典,出派洋去考察政治,顺便阅历阅历,学习学习,预备将来回国,有所条陈,兴利的地方兴利,除弊的地方除弊,上补朝廷之失,下救社会之偏,兄弟担着这个责任,时时捏着一把汗。诸君流芳遗臭,各有千秋,何必在这里头混呢?况且兄弟这里,经已人浮于事了,实在无法位置诸君,诸君须谅兄弟的苦衷。回去平心静气,把兄弟的话想一想,自然恍然大悟了。”平中丞完说这番话,那些人绝了妄想,个一个垂头丧气而归。
做书人左铅右椠⾆敝

焦,经已把文明小史做到六十回了,可以藉此暂停笔墨。
正是:
九州岛禹鼎无遗相,三垒

关有尾声
M.yyM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