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笔帖荐言露峥嵘(上)
“君实兄,林公在信中对你推崇甚多,更夸你为国之栋梁。不知君实兄此次来京,自有什么打算有没?”
曾国藩眯着一双三角眼,细细打量着坐在他面前的和珅,一份刚看完的信摆在左手边,从封面来看,这正是林则徐让和珅带给曾国藩的那份推荐信。
曾国藩正细细观察着这位被林则徐信中推崇极致的年轻人,试图想从和珅⾝上瞧出些究竟来,对于林则徐的眼光他向来就是佩服万分,但见到和珅如此年轻时,里心依旧有些疑虑。这个年纪比他还小十来岁的年轻人究竟会有什么才能?居然能让名震中外的林公如此出力,并在信中再三关照己自,定一要好好照顾他呢?
同样的,和珅也在偷偷打量着曾国藩。这位道光年的进士、礼部右侍郞,朝野內外瞩目的政治新秀,升官的度之快简直让和珅感到吃惊。
在短短几年里,考取进士的曾国藩居然就从个一小小的京官步步⾼升,一连跳过几级,眨眼间就成了官居二品的大员。这种火箭一样上窜的度,快的就是连当年的和珅也比不上,至少,他当年没给乾隆看上之前,还在芝⿇绿⾖的官位上混际了好些年呢。
“涤生兄所道之言令下惭愧万分,在下自结识林公以来,就深为佩服林公的才识和

怀,更钦佩林公那为国为民的一片⾚诚。如今家国正是內忧外患之际,想林公遣戍边疆,仍尚不忘报国,在下受林公教诲,又⾝为満人,岂能袖手旁观?有道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下虽无林公、涤生兄等之大才,有只略微薄技旁⾝,但也愿为国出仕,以尽一份小小心力…。”
和曾国藩谈过几句话,和珅基本上就摸清了对方的脾气。这位曾大人,不仅是曾子的后人,更是典型的儒者,对付这种人,绝对不能夸夸其谈,引起对方反感,反而要把己自说得名不副实,表现得越谦虚越好。
果然,这几句话一说,曾国藩立即就对和珅有了个好印象。他微微颔,抚着长须笑了。
“君实兄谦虚了,林公乃是前辈,本部堂又曾多次受林公之教诲,深知林公为人。既然君实兄能得林公推崇,必有其不凡之处!”
“惭愧…惭愧…在下之学远远不及涤生兄,今后还望涤生兄看在林公份上,多多教导才是…。”
和珅的⾼帽子一顶接着一顶,把曾国藩捧得舒舒服服的。可是,曾国藩然虽对和珅的印象大好,但他毕竟是还个心计深沉的人,谈笑之间,早就在暗暗琢磨着为和珅究竟安排个一什么样的差事比较妥当。
在曾国藩看来,职务安排了⾼是肯定不成,为因他毕竟跟和珅才刚认识,然虽有林则徐的推荐,但他对于和珅的才能和为人是还一无所知,如果安排失当,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他这个经手人难免被那些无孔不⼊的御史抓住痛脚,从而影响到己自的仕途。
不过,安排不当的话,又等于驳了林则徐的面子。就算后以林则徐不起复回京,就是被好友沈葆祯、彭雪琴道知后,也难以做人。思来想去,把好些职位在心头翻来覆去地盘算半天,曾国藩终于定了主意。
“君实兄,如蒙不弃,君实兄可先在礼部先任笔贴式,待一年之后,如确卓然,为兄再为君实安排另职。进,或可⼊军机为章京,退,也可调任他部为员外郞,你看…如何?”
曾国藩的算盘打的不错,礼部笔贴式,是只个小小的八品京官,且而手上也有没任何权利,⼲的也是只些记记抄抄,诸如秘书、助理之类的活。在这个位子上,就算能力再差,⼲得再糟糕,也出不了多大的问题,何况曾国藩在现正是礼部右侍郞,可以说,和珅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下,和珅是否真像林则徐所荐的那么优秀,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再说了,他这招也埋下了伏笔,如果和珅的确有才,他曾国藩也是不嫉妒贤能的小人,单凭着他的老师,席军机穆彰阿的权势,在军机处给和珅安排个章京,就是己自直接出面,调任和珅为员外郞,也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多谢涤生兄提协!”
曾国藩话音刚落,和珅面带惊喜,连忙站来起就向他真挚地道谢。
曾国藩见和珅表情中丝毫有没推却,里心不噤对和珅的为人又看重了一些,要道知凭他的地位,完全可以帮和珅安排个更好的位子,可和珅却有没一丝一毫的失落表露出来,显得既感

己自,又诚恳有礼,反而让曾国藩感觉到己自是否有些过分小气了点。
见曾国藩的结果,可以说大大低于和珅原本的期望,不过离开曾府的和珅脸上不仅有没丝毫不悦,就连不満的心都有没。
在和珅看来,先不说曾国藩在现是朝庭中炙手可热二品大员,上面更有个一在当席军机的老师,这个在官场上,要只多了个一朋友就是多了一条路子,能拉上关系,将来就总有一天能用得着的地方。
老谋深算的和珅不会不懂这个道理,更不会放弃拉拢帮手的任何机会。更何况,从曾国藩后最的表情中,和珅经已看出对方对己自有相当的好感了,笔贴式的位子然虽差強人意,但和珅有信心凭着己自的本事,定能引得对方刮目相看。
果然没几天,吏部的一纸公文就送到了和珅的手中,刚回到京城的和珅,就样这,成了一名六品礼部笔帖式。
礼部,下设四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试考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从表面来看,礼部是六部中仅次于吏部的重要部门,实其,在下属四司所掌管的事务中,除了仪制清吏司掌学务、科举试考,还算有些权外,其余三司一点实用的权利都有没。
曾兼任过礼部尚书的和珅,对礼部的运行方式是了如指掌,何况时隔并不太久,在现的礼部和当年也没多大的变化,一切是还按着原来的格局在运转着。
和珅进是的主客清吏司,这个部门的职能和理藩院的管辖常非接近,主要承担宾礼及接待外宾的工作。这些,正是和珅的特长,担任笔帖式的和珅如鱼得⽔,把一切都⼲得妥妥当当,很快就赢得了主客清吏司內上下一片赞誉。
礼部的工作并不繁忙,和珅除了做好笔帖式的职务外,还时时刻刻留意着朝的中各种事务,空闲时候就和同聊东拉西扯,一方面是联络感情,拉拢人心,另一方面也是打听着己自
要想的消息。
由于常年在西北的伊犁,刚进京城的和珅对如今朝*下的情况可以说是只了解一些⽪⽑而已。以所,和珅必须尽快掌握一切信息,做好一切准备,才能等待机会的到来。
机会是总留给有心人的,就在和珅⼊礼部的第三个月,一件大事生了…。
M.yYMxS.cc